湖畔大学八大董事跟你聊聊创业那点事
发布日期:2025-01-04 20:53 点击次数:71
马云当上校长了。
1月26日,湖畔大学项目启动,6位商业大咖和2位学术精英共同组成了首届校董会成员,校长一职由马云担任。
有人称这8位校董是“八仙过海”,鉴于湖畔大学旨在为创业道路上的人们指点迷津,想必能担任校董的人物也都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创业故事。否则,他们拿什么来跟学员们忆苦思甜呢?
冯仑为万通控股董事长、郭广昌为复星集团董事长、史玉柱为巨人集团董事长、沈国军为银泰集团董事长、钱颖一为清华经济管理学院院长、蔡洪滨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、邵晓锋为阿里巴巴集团秘书长。
马云:月薪只有500元,出门基本考走
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
阿里巴巴创业伊始即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,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50万便是他们的全部家底。然而面对这50万,马云却喊出了让人不可小觑的宣言,他说: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,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!
创业初期,公司能给大家开出的工资只有500元,为了省钱,大家外出办事只能发扬“出门基本靠走”的精神。据说有一次,大伙由于采购的东西太多不得不打车,却朝迎面停下的桑塔纳摆手示意不坐,直到等来比桑塔纳每公里便宜2块钱的夏利才打道回府。
8年之后的2007年11月6日,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,市值200亿美金,成为当时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。马云也由此和他的创业团队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。
邵晓锋:阿里巴巴的福尔摩斯
阿里巴巴集团秘书长
邵晓锋18岁时就成为一名刑警,后来成为大名鼎鼎的刑侦专家,专门负责重大凶杀案件,生擒罪犯无数,曾获国家一等功,是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。
2005年,邵晓锋转业投往阿里巴巴旗下,虽然不是跟随马云白手起家的十八罗汉之一,但邵晓锋与马云亦是多年老友,他们相识在高考复习班上,马云青年时的梦想也是当警察。在邵晓锋还穿着警服的时候,马云常爱听他讲那些惊心动魄的抓捕故事,算是慰藉一下少年时代的旧梦。
邵晓锋在阿里曾担任淘宝网副总裁、阿里巴巴副总裁、支付宝总裁、阿里集团秘书长等职位。在任期间,支付宝成为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第三方网络支付公司。邵晓锋长期负责集团落实各子公司间的协同及重大项目协调,对集团各方面情况和工作协同等较为熟悉和擅长。马云对其信任有加。
冯仑:办完营业执照,手头只剩几百块
万通控股董事长
冯仑毕业后在体制内工作几年突然面临改组,便只好下海经商。
当年在海南创业,冯仑连生活费都没有,一起创办公司的几个人凑起来的两三万块都是借的,拿到执照后只剩几百块。几个人坐在路肩上,灰心丧气地谈论该何去何从。最后,冯仑作为大哥,振臂一呼,称不做也欠了这么多,做了无非继续再欠,就开始继续借钱。
有一次冯仑找人借十万块钱,还需要担保,他当时借住在陕西老乡张维迎的青年公寓里,只能在家里做饭给帮忙的人吃,由于房间小,请客人住酒店穷到没钱交押金,只能让客人先垫上,等退房的时候他再借钱来付房费。
郭广昌:吃霉干菜走出来的“中国商业投资教父”
复星集团董事长
被誉为“中国商业投资教父”的郭广昌出生在浙江东阳,读高中时学校离家20多公里,郭广昌每餐的菜就是自带的霉干菜。吃霉干菜可谓东阳读书人的一个传统,因为东阳出了很多博士,很多农民出身的博士,就是靠这价廉又易保存的霉干菜维持读书生涯,久而久之霉干菜就被当地人称做“博士菜”。
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使郭广昌受到莫大鼓舞,他觉得时机到了。便与梁信军等人用从老师那里借来的出国学费8万元开始创业,创立上海广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。他们先后从事过市场调查、食品、电子以及化工产品的生产,较早的在中国内地推广科学化的市场调研方法。
1993年,台湾元祖食品公司进入上海,想找专业咨询公司为其发展出谋划策,广信获得了这份合同。凭借这份合同,25岁的郭广昌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万。
赚到第一桶金后,郭广昌、梁信军的另外三个校友汪群斌、范伟、谈剑陆续加入,外称“五剑客”的复星核心团队由此汇合。
史玉柱:下海失败就跳海
巨人集团董事长
1980年,史玉柱以全县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,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。后来由于工作出类拔萃,被送往深圳大学进修。
然而读完研究生的史玉柱决定放弃唾手可得的仕途,辞职“下海”创业。史玉柱清楚地看到,80年代末的中国电脑技术,在文字处理特别是桌面印刷排版领域,还处在非常原始落后的状态。他希望能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积累的知识,在这个领域里闯出一条路。
临“下海”前,他对自己的好友说:“如果下海失败,我就跳海。”大有“风潇潇兮易水寒”的悲壮色彩。就这样,史玉柱带着自己引以为傲的读书期间开发的软件M6041桌面汉字处理系统(即“汉卡”)和东挪西借的4000块钱开始了创业生涯。
沈国军:金融风暴里乘风破浪
银泰集团董事长
沈国军14岁那年,父亲因车祸去世。20岁那年母亲也因胃癌撒手人寰,母亲临终前将家里的全部积蓄共1000多块交到沈国军手里,嘱咐他照顾好弟弟妹妹。
大学毕业后沈国军被分配到中国建设银行工作,由于工作出色,1992年,沈国军被派往海南担任建行总行下属企业的高管。1997年,30多岁的银行干部沈国军毅然放弃大好前途,辞职下海,在北京首都大酒店 的一间套房里创办了“中国银泰投资公司”。不等中国银泰站稳,亚洲金融风暴便迎面扑来,一起创业的4个股东们纷纷萌生退意,沈国军却坚持下来,接下了这部分的股份。
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,谁都无法预料资本市场究竟会跌倒哪里,很多银泰高管认为应该留着更多的现金过冬。但沈国军却决定,回购银泰百货上市公司的股份。
当时,常有几千万股的盘抛出来,价值数千万港币。银泰百货CEO陈晓东失落地问沈:是不是整个市场都怀疑我们?再也回不到以前?沈却坚定地回答说:资本市场那么疯狂,我们整个公司跌到一个门店的价钱,这是极不理智的。别人不一定正确,我们继续增持!
后来,事实证明了沈的判断。当时一块多钱买回来的股票,涨到了10块钱以上。
钱颖一:不胡思乱想怎么创新?
清华经济管理学院院长
钱颖一,1981年从清华大学数学系本科提前毕业,留学美国,先后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、耶鲁大学运筹学/管理科学硕士学位、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。之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、马里兰大学、伯克利加州大学。2006年10月起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。
对于创新,钱颖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。他希望学生们敢于想象,甚至胡思乱想,如果整天只奔着创新、目的性太强是创不了“新”的。他多次强调学校和社会非常缺乏的是创业人才,但创业的背后是创新,创新的背后是创意,根本上来说是创新创业的思维。
蔡洪滨:打造创业创新的生态系统
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
蔡洪滨,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、斯坦福大学统计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,2010年12月起担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。
创新是世界性的难题,蔡洪滨认为,要在一个国家或者相当大的区域内全面提升创新能力,最大的挑战便是需要一个很好的生态系统。创新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和现象。所谓创新的“新”是原来的模式里找不出来的东西,新的模式才长得出来。
蔡洪滨在北大的MBA方面专门开设了一个创新创业的方向,就是希望吸引已经有一些创业创新想法的学生,能够更好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培养,给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,创造更好的平台。